【爱教培讲座】浦江人在华盛顿:中美高中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

2017-12-28 剑桥编辑人员

Irene:大家好,欢迎来到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直播间,美国高中择校,在美寄宿和学术辅导一站式服务就找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我是本期讲座的主持人Irene。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正在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系统内学校就读的学生黄毅捷Frank,来为我们分享更深入、更真实的中美高中就读体验和见解。

Frank:大家好,我是黄毅捷,今年十八岁了,来自于浙江省浦江县—一个美丽的旅游县城。十六岁的时候,在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的帮助下,来到现在我所就读的Our Lady of Good Counsel 高中。在那以前,我就是一个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的学生:从公立幼儿园,公立小学,到私立初中,再通过中考考入县里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浦江中学,在体制内的学习中,我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Irene:就我所知,你是在国内读了一年高中之后才转到美国现在的学校的吧,这之间是怎么考量的呢?

Frank:一家人本来计划着让我在在国内读完高中或者大学,再来美国“镀金”。影响我早点来美国求学的原因有二。第一主要是浙江从我这一届开始了颇为诟病的高考改革,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来以减轻学生压力为目的的改革,反而给高中生加重了压力,变成了年年高考。

第二是受到我姐姐的影响:比我大十岁的亲姐姐,在一一年从一所国内二本的大学毕业以后,前往芝加哥的洛约拉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凭借她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证。获得进入行业尖端的敲门砖后,我姐拿到了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安永会计事务所”的offer, 她现在在上海第二高的环球金融中心工作。看似光彩的表面,背后其实是无尽的艰辛。在美国攻读硕士期间,姐姐拼命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时间参加社交活动积累人脉,语言能力也没有显著的提高。

所以,前往美国的高中学习这个计划提上了我家的日程。各方面了解以后,我们觉得在美国读高中,再读大学能帮我提高语言水平,与本地人交朋友,并且能锻炼各种能力,后融入美国的社会。而这些好处在我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

Irene:你可以帮我们详细讲一下你的高中学习经历吗?因为你在国内和美国都读过高中,这方面会比较有话语权,可以给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很好的参考意义。

Frank:当然,首先对比一下我以前就读的浦江中学和现在就读的圣母古德康所高中一天的时间表。在国内读高一的时候,所有人住在学校宿舍里,早上六点钟起床,随后就是早饭,早读,然后上午四节课。午饭过后,下午上三节课和课外活动。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时间较短,有时候老师讲课比较仓促,晚饭以后还有三节各为一小时的晚自习用来完成繁重的作业,一天的学习生活到晚上九点四十五分熄灯为止。课程安排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为主。体育,音乐,美术课比较少,安排的比较分散。

在Good Counsel,现在的高中早上八点钟开始上课,一天只有四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老师能够很完整的讲完知识点,艺术课,音乐课,体育课也不做区分对待。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一个半小时实打实的体育课更是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学校还分金色日和蓝色日,金色日上四个科目,蓝色日上另外四个科目,这样一来,同学的作业压力就会减轻了,今天布置的作业,后天才交,留给学生们一天的时间跑去办公室问问题。我的学校下午两点四十五分放学,这时候家长朋友们就会问,这么早放学,让我们干什么呢?

大家可不是回家睡懒觉打游戏,而是去办公室与老师交流和问问题,然后参加各式各样的俱乐部,又或者是去足球场,棒球场,网球场,橄榄球场和游泳馆训练。美国高中运动队的训练已经是非常专业了,每天放学后二到三小时的训练能给运动员的技术带来很大的提高。

持续的训练增强了身体的耐力,也磨练了我的意志。基本上每两周都会有一次地区学校间的比赛,从小在家乡水库里游泳的我总算是开了眼界,涨了见识。游泳队的成员会坐上大巴,到另外一个学校和当地几所高中的游泳队竞赛。一般会是跳水队先进行比赛,然后才轮到游泳队。用的计时系统跟电视中奥运会比赛使用的是一模一样的,让我既兴奋又紧张。随着一声电子枪响,我奋力跃入水下,在水下打腿前行。一切都是按训练的步骤进行,唯一不同的是肾上腺素爆表了,感激每一块肌肉都特别有力,心脏飞快跳动,我很享受那些时刻,能够不用担心所有烦恼,像一条鲸鱼一样劈水前行,快到终点的时候,我用尽力气用手触感应板子,从水中探出脑袋就能看到显示在大屏幕上的成绩,那时候的感觉像极了奥运冠军孙杨,虽然我经常拿倒数几位。毕竟只接受过一年的游泳训练,无法与练了十几年的同学们匹敌。我觉得自己尽力了,就开心了,游泳队的朋友们都成了兄弟姐妹,刚刚到美国的我拓展了不小的朋友圈。

如果我在家乡小县城读书的话,肯定不会有参加运动队的机会。基本上是体育和读书就像是鱼和熊掌,必须得选一个,走体育路线必须得在文化课上舍弃一些,选择走高考路线,那就顾及不到体育方面的事情了,而在现在的美国高中,能平衡好体育和学业。正如我们校长对我妈说的,一个人专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大脑负责学习的区域会疲惫,体育活动正好能用到大脑的另一块区域,于是大脑的各个部分都被充分利用,运动完回去以后学习的效率更高。

Irene: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劳逸结合,学校的教学安排从本质上真正保障了劳逸结合的空间。我们知道你在学校的表现非常出色,还有什么其他可以与我们分享的吗?

Frank:现在和大家说说学校俱乐部的那些事。因为俱乐部活动实在太丰富了,如果每个俱乐部是一个商品,那摆在商店的橱窗里肯定是琳琅满目,学校唯独缺一个关于中国的俱乐部,又刚好是第一年招收国际生,我和一位来自广东的同学一起创办了中国文化俱乐部。今年,俱乐部的主题不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变成了现代中国。我和另外一位同学打算以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主流应用的方式来介绍中国的科技进步,比如比较美国的推特和中国的微博,美国的亚马逊和中国的淘宝,还有美国的脸书和中国的微信。暑假回国的时候,还特意拍摄和制作了一些乘坐高铁,使用共享自行车的视频,好在俱乐部的活动上给美国人展示,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文化自信。我相信如果当时留在家乡读高中,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机会来创办一个俱乐部。看似创办和运营俱乐部只是一件事情,其实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培养了自己的领导才能,提升了口语水平,展示技巧,PPT制作和摄影技巧,还有视频制作技巧。

Irene:任何一件事情,从零到一都是很困难的,要成功创建并且运营俱乐部,确实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但是我相信你肯定可以把这个俱乐部做到你理想的程度的!除此之外,就你所见,美国高中的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Frank:有的,接下来聊一聊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要求和评分体制。我家乡的高中每个班的同学都会有同一张课表,学生几乎没有权力选择课程,都是学校安排好的课程,高一和高二读完高中三年的课程,然后高三为了高考复习一年高中三年的课程。而美国高中的学生几乎每个都有自己的课表,学生和老师都是流动的,实行走班制,这样的好处就是你能在完成毕业要求的情况下,大程度上选择上喜欢的课程,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深入的探索下去。

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的,我的美国高中有几个毕业要求,比如要上四年的文学,数学,三年的第二外语和社会科学,一年半的体育和艺术。而在这个大框架下学生可以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后选择课程的难易程度,考虑自己的兴趣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比如你喜欢西班牙语,那就可以学三年的西班牙语完成第二外语的毕业要求,或者你喜欢经济,就可以上完必修的历史课以后选修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在课表上空余的时间,可以上自习课减轻学业压力,或者多加一门想修的课。

我想说美国高中的课程是很全面的,教育学生完全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培养学生实打实的能力。我的高中还提供几十门AP课程和IB国际文凭项目,这些课程都是大学水平的课程,也是申请美国大学的加分项。比如上一年我选修了AP微积分,宏观经济学和中国学生不太会上的比较政府与政治课,并且在一年一度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再加上今年我我要考的AP课程,当我上大学的时候,换取的学分跳过不少基础的课程,节约不少学费,甚至可以提早一个学期或者一年毕业。

而中国高中的评分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每年的成绩单印着期末考试的成绩,很多学生甚至可以不认真读书,但是期末复习的时候非常认真,也可以在年末的时候取得好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在国内不重要,大学只会看高考成绩。

而在美国,你钻不了这个空子,一年由四个季度组成,每个季度的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期中考和期末考只占百分之十。而且每个季度的成绩细化到每天的作业,每隔几天的小测验,每隔两周左右的考试,想要取得好成绩,丝毫不可懈怠。

家长朋友们肯定听说过GPA, 俗称绩点,这就是美国的评分体系,大学在审阅一个学生的申请书时,对绩点很看重,这能体现一个学生高中四年来的表现。如果所有课程都是普通难度,然后拿了全A, 我的绩点就会是满分4.0,如果我在大学水平的AP课程中拿到全A, 我的绩点更加高。举我自己上一年的例子,大部分课程都是AP课程,然后又拿了全A, 这样一来,GPA有4.8,是特别好看的成绩单。

选择课程难易度的时候还涉及到一个取舍问题,太难的课程可能会拿一个B, 在成绩单上不太好看,得不偿失。太简单的课程,可能反映你不愿意尝试。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还能反应一个学生了不了解自己,愿不愿意挑战自我。总的来说,我觉得美国的课程体系是科学合理的。

我们学校,倡导“热情、同情、谦逊和朴素”,还有做义工的要求。9年级的学生要做10小时义工,10年级学生20小时义工,以此类推。做义工不仅仅是完成学校的要求,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当然也能润色自己的大学申请。10年级的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义工活动,去了一个叫卡姆登的城市。卡姆登曾有美国大的造船厂,后来渐渐衰败,现在是美国贫穷,犯罪率高的城市之一。我的义工小组,有两位成人领队和其他12位学生成员。为了锻炼大家的能力,学校只收取少量押金,每位学生要自己想办法筹款,解决一周的衣食住行:你可以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帮助学校商店卖东西,甚至和朋友开一个临时洗车铺。我就写了十六封信,陆续收到共200美元的支票。暑假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卡姆登,一驶入城市,就看到了杂草丛生的马路,护栏生锈的桥,连房顶也没有的废旧厂房。当地的教会安排我们住进教堂的宿舍里,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任务。第二天早上,我的小组来到了一个慈善食堂,帮助大厨做午饭给饥饿的人吃。接下来几天,分别到养老院陪老人唠嗑,打牌;去了food bank分类人们捐赠的食品;还有到残疾人疗养院帮忙。后一天,抽签组成十几个小家庭,每个“家庭”四个人,只能拿11美元买食物,因为这是当地贫困线一天的标准。来到超市,我们开始精打细算,选了便宜的土豆,鸡蛋,牛奶还有每人一只香蕉。土豆泥撒上免费的盐作为午餐和晚餐,鸡蛋牛奶香蕉作为早饭,我们竟然活了下来,也体验到贫困线的艰辛。除了美国,我还在一零年经历过大地震的加勒比海国家海地,和中国的云南省每年暑假带领着义工团队留下了足迹。

在家乡念高中的时候,也会有社会实践活动,但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没有一个持续性,每一年去当地的社区盖个章开个证明就完事,培养不了学生的责任心。而美高的义工是持续不断的,这不仅能让学生有担当,还能让大学看到学生的爱心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两全其美。

Irene:可以看出,美高给你带来的体验非常深刻,也让你学到了很多,这些都是国内高中暂时无法给到学生的,或者直接去读美本的人可能也没办法感受到这些。美国高中的活动之丰富也是出了名的,我之前也看到了你在舞会上的一些照片,非常有爱,这个你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Frank:当然,那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盛大的舞会。美国的高中有很多传统,比如校园文化周,“返校节”橄榄球赛和舞会,还有学生与老师对打篮球赛等等。隆重当属“返校节”舞会,这个舞会算是除了毕业舞会以外,一年中重要的活动了,学生们都会早早开始准备。虽然舞会一般在10月中旬举办,女生通常在暑假时就开始和闺蜜们讨论今年的舞会要穿什么,什么颜色的礼服配什么颜色的鞋子,还要让好友帮忙给自己心目中的男舞伴各种暗示提醒。而男生们则不紧不慢,一般在舞会前几天才配好衬衫,西装,皮鞋,领带或者领结。有的男生也会动一些小心思,偷偷地去问女生礼服的颜色,然后配好颜色一样的领带或者领结。

舞会的前几天,花店的生意当然也是好的,因为女生要给男生买胸花,男生也要给女生买戴在手腕上的花。10月初的时候,你会常常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看到学生们聚集在一起,举着手机拍视频,他们这是在围观一个男生向一个女生表白请她去参加“返校节”舞会。上一年,我就和一位老师密谋好,在后一节课的时候,我带着表白牌潜入课堂,当着众人的面请我心目中的女生一起去舞会,那是我觉得做过酷的事了,那位女生当众接受了我的请求,我高兴极了,但她私底下拒绝了我,给我当头一棒。今年因为课业繁忙,还有升学的压力,本来我是不打算去参加舞会的。但是,舞会的十天前,手机上的美国版朋友圈“Instagram”突然蹦出了一条消息,用户平常不会在这发短信给朋友,出于好奇我打开了那条消息。我的心duang了一下,被惊喜到了,“弗兰克,你想做我的舞伴吗?” 居然是我在美国历史课上的同班女生,也是校长跑队的队长克劳迪娅•温特想请我去舞会。我欣然答应。其实我并不知道之前提到过的那些舞会传统,是我的住家兄弟们告诉我的。所以我偷偷了解到克劳迪娅会穿红色的礼服,于是就买了红色领结,还定了黄色康乃馨。心机的我,看似无意地给克劳迪娅配了一个红加黄的中国国旗色,用小细节显示我的爱国小情怀。舞会那天,大家先去一个同学的豪宅里拍纪念照。一堆同学从旋转的楼梯由上而下站好,家长们则拿着长枪短炮照相机狂轰滥炸一番。特别是我和克劳迪娅互相给对方戴上鲜花的时候,一阵阵闪光灯笼罩着我们,就像走红地毯的好莱坞明星一样闪耀。随后,我们驱车赶往学校的舞会。场上的DJ播放着流行的音乐,这时候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回响着一个声音“让我们一起摇摆,一起摇摆!” 花朵,领带配色的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确确实实是融入美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接来美国读本科,你就不会了解这些了。

Irene:光听着就可以想象你们当时舞会的情景,感觉非常有意思。

Frank:是的,除了校园生活,还有与美国住家一起的生活。我的住家非常好,因为是我自己的好朋友家庭愿意接待我。住家爸爸甚至在通讯录里面把我的姓改成了他们家庭的姓,把我当成了亲儿子。住家有三个儿子,跟我一般大,都在我的高中读书,所以我们四兄弟每天早上都坐着大哥开的车一起去上学,下车那气势,不输给当年的古惑仔,哈哈哈开个玩笑。他们也教会我许多美国人的礼仪,习俗,俚语。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讲一讲经历与美国人生活的好处:如果你不经历美国人的生活,你连一个正宗的三明治都不会做,那还怎么融入美国社会。如果在国内读完高中来美国读本科,个人感觉是更难融入美国社会,毕竟年纪越大越难接受另外一种文化,而且本科生没有美国高中的同学资源,之前也没有和美国人一起生活的经验,很有可能后的结果就是和中国人扎堆。并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做,我只是觉得父母既然投了那么大的成本下去,孩子就得珍惜这个机会,体验到正宗的美国生活。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高光时刻,第一年人生地不熟的时候成功竞选学生会,并且在第二年连任。学校总共有1300多人,学生会由主席,副主席和八位学生代表组成,要想成为学生代表,需要在整个年级的300多人中脱颖而出。因为是第一届国际生,大家对我特别好奇,也特别热情,再加上我参加的各种活动,比如之前提到的俱乐部和游泳队,积累了不少人脉。当我得到学生会竞选的通知时,我果断申请参选。当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我也开始筹划我的学生生“大选”。我模仿一位候选人伯尼·桑德斯的竞选口号“Feel the Bern”,创作了我的竞选口号“Feel the Huang”, 在口号里加入了我的姓氏。我在竞选海报上加上了我的头像,并且写上“如果他当选,将成为第一位中国籍学生代表”。海报与口号贴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全校的人都知道了我。竞选学生会,重要的是周五的演讲。我从周一就开始准备,脑子蹦一个点子,我就把它们写在纸上,放学以后将它们一一汇总。

我把自我介绍,给学校的提议,加上了许多美式幽默,组成了500字的演讲稿,还缠着演讲队的老师,让他教我怎么演讲。我有一颗自信和求胜的心,率领的“中美合资”团队非常给力,终于到了演讲的那天。一开口,我就说我是“中国制造”,台下的300多位同学开怀大笑。一阵互动之后,我真诚地提出了对学校的提案。我还说“大家来中国玩时,一定要打电话给我呀!”。一阵掌声过后,我带着全场高喊,“投票给弗兰克!”,这是我的英文名字 “投票给弗兰克!”,台下也是齐声附和!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星期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广播里宣布下一年学生会成员名单,终于念到我的中文名———我是“圣母古德康索”高中的第一位中国籍学生会代表。当选后,我为学校做了许多事情。制作海报,宣传招募,组织舞会,布置场所。每年,学生会都要给学生们赠送年度礼物,我利用中国的神器“淘宝”,反复与卖家沟通,定制了1500块带有学校logo的金牌。礼物很快寄到了美国,同学们都很喜欢,也爱上了中国。竞选和当选学生会代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学生事务,领导学生团体,对以后参与大学的学生会,甚至毕业后参加工作或多或少都会有好处。而我在高中也成为了名人,各方面办事情都方便很多,比如请求重量级人物学校的董事长帮我写了一封极好的大学申请推荐信。如果在国内,我相信这些机会都是给学习优异的尖子生的,不太可能轮到自己,选举在国内高中很有可能就是走程序大家鼓掌通过一下。

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出国,那我现在肯定在焦虑该怎么写文书,要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大家才会喜欢我,还有无穷无尽的标化考试比如SAT, 托福该怎么办。当自己走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路上的时候,我才发现美高的这些精彩经历就是申请文书的完美素材,不矫揉造作,不弄虚做假,我就是我,豪不犹豫把这几年在美国高中的经历,思考呈现在大学申请上,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现在递交了申请后,祝福保佑能被心目中的大学录取。

以前我们一家人把来美国读书叫做镀金,那是比较功利的看法,现在我认为来高中读书应该叫做炼金,把自己从一块平凡的料子一步步锻炼成金子。美国的高中生活给我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也佩服美国人“努力地学,更努力地玩”这种精神,既能高效学习,又能释放压力。融入美国文化并保持中国特色,我就是我,来自浙江浦江的黄毅捷。

谢谢各位家长朋友的聆听,也谢谢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提供的这个机会,这是我的一些拙见,并不能代表整个留学生群体。

Irene:也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分享,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一般在外面别人不可能了解得到的经验,相信也是很多家长想知道的内容。爱教培可以说是看着你成长,我们非常期待你在未来的表现!

Frank的高中经历十分丰富,他本身的表现也特别优秀。就像之前他自己提到的,美国高中的经验让他找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这么光芒四射的他。这种经验是可以复制的,我们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系统内还有许多这样出色的学生,只要学生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总能锤炼出更好的自己。而爱教培,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这样的可能,如果家长们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现在提问或者在后台发送给我们问题,我们都会一一给予回答。美国高中择校,在美寄宿和学术辅导一站式服务就找爱教培美国高中联盟!

扫描二维码,关注爱教培美高留学预备营
收取更多信息资讯